一位海外医疗专家对2019医疗发表了几大预测观点,其中一条是:医疗服务健三角渐趋等边,医保、
医院和
医生三足鼎立,合作更密切,合并更频繁。业内人士认为这个预测很有意思,也是国内行业都在关注的,笔者就结合中国医保的动作和未来趋势,以及中国
医院、
医生的现状谈一谈中国医疗“健三角”的未来趋势分析。
“健三角”到底应该是个什么?
说实话,健三角是个舶来品,因此,对此有比较多关注的可能都是有海外医疗从业背景的。公开资料显示,对“医疗服务健三角”论述比较清晰的也是一位留美从事
医院管理的学者,TA的名字叫邓乔健,文章的题目叫“简述健三角在打造医疗体系中的作用”,文章刊发于2017年8月。TA说,这一年多以来,我反复提及健三角,是源于自己在美国医疗服务领域二十多年摸打滚爬的酸甜苦辣和转身回顾的豁然开朗。
对于健三角概念的介绍也颇具国外风格。
TA说,初次领略健三角,是二十多年前在美国刚刚开始医疗管理工作的某一天。那天
医院的一位高级副院长召集一个会议。会议中间,秘书匆忙进来,说某某
医生要找他。她话音未落,一个怒气冲冲的
医生已经走了进来。这位副院长让继续开会,他和那位
医生到了另一间会议室,很久才回来。
后来TA问副院长,“那个
医生是谁啊? 怎么对您那么不尊敬?”副院长回答:“他是一个肝移植的
外科医生,他有困难我们必须马上帮他解决。我们这些
医院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就是为我们的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而我们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患者,也包括这些
医生们。”他接着说“没有
医生们带来患者,
医院没有了收入,你我的工资从哪里来?”
“医保是
医院和
医生所服务患者的主要来源。医保不单纯是支付方,而是以合同的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
医院,
医生的收入,同时也影响了
医院,
医生的诊疗行为”。
医院是什么?简单说,
医院是场地,设备,器械,环境,人力资源的聚集地,是为各科
医生治病救人而打造的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平台。
医院是服务
医生和患者的平台。
医院的建设和管理,不应求大求全求豪华,而应以病人的治疗效果和舒适方便为中心。
这就是构成现代健康医疗服务的三大组成部分:
医生、
医院、医保,即健三角。
在我国,医疗服务健三角渐趋等边,也许是一种趋势
这位海外医疗专家预测:2019年医疗服务健三角渐趋等边,医保、
医院和
医生三足鼎立,合作更密切,合并更频繁也许只是一种趋势,要立马变现恐怕还有点儿远。
长期以来,我国
医生一直是
医院人,并不是自由执业者。尽管近几年来,一些单飞能力强、自带流量足的
医生勇敢地走出体制,有的自主
创业,独立开办诊所,有的组建
医生集团,以
医生集团形式或自主举办医疗机构,或与医疗机构合作进行自由执业,但大部分
医生还不是自由执业者,还是单位人,其执业方式还是老打老实的蹲在某一家医疗机构内部,即使政策已经允许多点执业,但注册两个及两个以上执业机构的仍然屈指可数。试想,没有
医生身份的独立,何谈健三角“
医生”一角的独立?又怎么能够形成健三角渐趋等边?
在医保方面,只从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通过,国家医疗保障局组建,集三保合一、
医药价格决定、医疗救助等重要权力之后,媒体普遍公认的超级医保局横空出世。5月31日最后一个挂牌组建页体现了国家的慎重。自成立以来,紧锣密鼓相继完成了17种抗癌
药品的谈判、4+7带量
采购,年终着手在全国开始Drgs试点
医院遴选,真可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把比一把烧得旺。业界普遍认为医疗机构进入了“卫健委+医保局”时代。
从目前态势看,在中国“健三角”当中,
医生、医保曾经弱势的两方正在走向重要位置,不过,2019年可能还是比较难对强势的
医院这一方构成“威胁”的。
面对这一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三方均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
必须承认,我国目前的医保拥有太多太大的权力,一出手就能看得出劲大力足。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官方背景,这种特点决定了出手快捷迅速而强势,行政化倾向明显而专业化不足,正如踢足球,中卫需要的不单纯是凶狠,有时候顽强腻歪难缠可能更有效,因为没有
医院、
医生协同的医保或将面对不少问题。因此,医保当下既要敢发力,也要会发力,需要
医院、
医生积极主动配合,协同作战。
作为
医院,也要正视当前的形势,当前的医保不再是从前的医保,要积极学习政策,特别是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政策,学会积极主动控制费用,规范医疗行为,积极主动实施临床路径,积极主动与医保配合做好按病种付费,积极尝试Drgs试点,在控制不合理费用的基础上提高医疗收入的含金量,谋求
医院更好更科学的发展。与此同时,切实转变观念,把
医生当做合作者而不是自己单位的员工,学会尊重
医生,有此文开头所讲的那个故事里那位“高级副院长”的认识。
作为
医生,要学会以自己的专业、敬业、态度和良好的服务能力与
医院、医保打交道,切实把患者当做自己的客户,为患者提供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放心、满意,以至于忠诚的医疗服务。同时,要积极主动学会走出
医院,为潜在患者也就是所有人群提供健康促进服务。未来,
医院应以服务住院病人为主,尤其是疑难重症病人。慢性病管理,一般门诊,常规诊疗等,应该尽量在院外进行。而不管在哪里进行,
医生总是离不开的。
当然,我国的医保、
医生和
医院面对新的形势,需要走的路都还很远,在共同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的征途上,都需要做出改变,也许一个共同的改变都一样,就是去行政化,迈向专业化职业化。
医保要成功,除了自身运营管理之外,主要取决于
医生和
医院选择和签约、健康医疗服务管理能力;
医院要成功,首先要和尽可能多的医保机构签约,进入其医疗提供者网络。其次要在硬件和软件上最大限度地吸引网络内
医生和患者的需要。硬件包括
医院的地理环境,建筑设施,各种
仪器设备等等,软件则是医护和其他工作人员素质,对患者的全方位医疗和人文服务。
医生们要成功的因素就相对简单了,那就是医术和医德。那些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
医生因为受到患者的信任和爱戴,因此会自然而然成为医保机构,
医生集团和
医院追逐签约合作的目标,他们的收入也会随之提高。而实现独立行医或成为与
医院责权利平等的合作者而不是雇佣者。
总之,只有当
医院变成患者的
医院,
医生的
医院;只有当
医生成为患者的
医生,独立的
医生; 只有当医保变成患者的医保,管理服务型的医保,健三角才能形成并支撑起医疗服务大业。简言之:“
医生要独立,
医院要转型,医保要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