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医药人才网 > 医药网 > 公立医院

甘肃天水市2019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医疗岗155名)

来源:医药人才网 时间:2019-09-18 作者:医药人才网
  • 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改善事业单位人员结构,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素质,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县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天水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决定组织实施天水市2019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计划

    共计划公开招聘581名工作人员,其中:市直86名,秦州区34名,麦积区111名,秦安县45名,甘谷县13名,武山县75名,清水县105名,张家川县112名。

    二、招聘原则

    党管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公道正派、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民主集中制;依法依规办事;政策公开、信息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

    三、招聘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9月18日至2001年9月18日期间出生)的应届、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未纳入本市机构编制管理的已就业人员(对年龄有其他要求的,依照公开招聘岗位简表执行)。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招聘岗位所需的学历学位、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其它条件。详见《天水市2019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简表》(附件)中专业条件设置为具体专业的,仅限于该专业的人员报考;专业条件设置为专业类别的,则该类别所包含的专业均为符合报考专业;因参考目录不一致,考生所学专业与《简表》所列目录有出入的,以用人单位给出的标准为准。

    特别提示:招考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条件,《岗位简表》中按照《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通知》(学位〔2011〕11号)(注:研究生层次“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按照教育部2018年4月更新目录执行)、《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教高〔2012〕9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10号)规定的规范称谓表述。如果报考人员所学专业不包含在岗位要求的专业类中或所学专业与职位要求专业名称不完全相同,须由报考人员到毕业院校开具说明,认定所学的专业属于职位要求的专业类,或认定所学的专业名称虽与职位要求的专业名称不同,但课程基本相同,属同一专业,并附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或备案材料复印件以及本人所学课程成绩单,在资格复审时一并提供审核。如无法提供上述材料,在资格复审时未予审核通过,后果由报考人员自负。

    7.在与所报岗位对应的学科、专业领域有突出贡献、卓越建树,取得国家、省级专业奖励的往届高校毕业生、研究生、项目生以及符合相关政策要求的特殊岗位、志愿到国扶贫困县、乡投身精准扶贫、深度扶贫的应聘人员,年龄、学历可适当放宽(具体见岗位简表)。

    8.符合报考岗位条件的其他人员按有关政策执行。

    9.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的人员,正在处分(罚)期间的人员,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司法调查的人员,曾被开除公职或者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天水市公务员(含参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及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公务员(含参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辞职辞退未满5年的人员,现役军人、非应届的在校学生、订单定向生、委托培养生,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不得招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四、招聘程序

    (一)网上报名

    采取网上报名、网上初审、网上缴费的方式进行。步骤如下:

    1.系统注册

    提交报名申请前要先进行报名系统注册,于2019年9月19日8:30至9月23日18:30期间(共5天时间)登录甘肃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网站(网址:http://ks.rst.gansu.gov.cn)报名工作页面,点击进入“天水市2019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入口”进行注册。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账户名为个人身份证号,报名期间忘记密码的,通过报名系统登录页面下方的“找回密码”功能自助找回。

    2.提交报名申请

    报名人员于2019年9月19日8:30至9月23日18:30期间登录甘肃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网站(网址:http://ks.rst.gansu.gov.cn)报名工作页面申请报名。

    报名人员要认真阅读《招聘公告》和《诚信承诺书》,确定报考岗位。报名时,每人限报招聘岗位表中的一个岗位。

    确认基本信息:报名人员阅读完成《诚信承诺书》进入报考流程后,需要先行确认本人注册信息。

    上传本人照片前,要根据提示下载 “照片审核处理工具”,上传经该工具审核处理并保存的本人近期电子照片(免冠、正面证件照片,格式为JPG格式,大小根据照片上传要求进行上传,照片底色为白色,着深色衣服,不得进行PS处理),方可在报名系统中通过照片审核;该工具审核不通过的,请重新选择或处理照片直至审核处理通过后再保存和上传;未使用该工具审核处理而自行上传的照片,报名系统无法审核通过,报考人员将无法完成网上报名。

    报名人员必须使用第二代身份证报名,提交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有效,符合报考条件和报考要求。伪造、变造、冒用、隐瞒有关证件、材料和个人实际情况骗取考试资格的,一经发现,即取消相应资格。对恶意注册报名信息,扰乱报名秩序的,查实后取消其资格,且今后3年内不得参加全市各级各类招聘就业考试。因报考人员提交信息不实、不准确、通讯不畅通,无法取得联系等原因,影响耽误资格审核、体检、考察等工作的,后果由报考人员承担。

    网上报名期间,对岗位要求的专业、学历、资格条件等需要咨询时,请拨打报名咨询电话咨询。

    3.资格初审

    初审时间为2019年9月19日8:30至9月24日18:30。资格初审以考生提供信息为准。报名人员应诚信报名。

    报名人员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后,应及时登录报名网站,查询报名资格初审结果。报名期间,已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不能再改报其他岗位,报考申请尚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9月23日18∶30以后,报考申请尚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

    报考人员在最后一天报名,如审查不通过导致无法改报其他职位,责任由本人自负。

    4.网上缴费

    通过资格初审的报名人员,应于2019年9月19日8:30至9月24日18:30期间登录报名网站进行网上缴费,逾期不办理网上缴费手续的,视作自动放弃。缴费成功后,下载打印《天水市2019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登记表》和《诚信承诺书》并妥善保存,资格复审时使用。

    报名费收取标准为:每人150元。

    网上缴费期间,经报考人员申请可以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信息:一是报考人员姓名中明显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报考人员身份证号中不涉及出生年月日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信息,不得更改。报考人员申请更改报名信息,须持身份证原件并填写《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到报考岗位所属市、县区人社部门审核后,由市人社局统一更改,截止日期为2019年9月24日16:00前。

    5.网上打印准考证

    报名人员缴费成功后,于2019年10月22日8:30至10月27日8:30期间登录报名网站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并妥善保管,后续各环节都需使用,不得遗失。

    (二)笔试

    1.笔试科目

    综合、教育、卫生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满分均为150分,笔试总分300分,按笔试成绩百分制的60%计入招聘总成绩。卫生类综合应用能力为合订本,由考生按报考职位作答相应部分。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分类表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考试类别代码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管理类(A类)

    ——

    11

    A

    A

    中小学教师类(D类)

    小学教师岗位

    41

    D

    D

    小学教师岗位

    中学教师岗位

    42

    D

    中学教师岗位

    医疗卫生类(E类)

    中医临床岗位

    51

    E

    E

    合订本,由考生按报考职位作答相应部分

    西医临床岗位

    52

    药剂岗位

    53

    护理岗位

    54

    医学技术岗位

    55

    公共卫生

    56

    2.笔试方式:采用闭卷方式进行,一律用汉语作答。

    3.笔试时间:20191027日上午

    综合类(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08:30— 10:00

    《综合应用能力》10:00—12:00

    教育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08:30— 10:00

    《综合应用能力》10:00—12:00

    卫生类(E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08:30— 10:00

    《综合应用能力》10:00—12:00

    4.笔试地点:详见准考证。

    5.笔试时携带的证件:本人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明(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按准考证上有关要求参加笔试,缺少上述证件之一者,不得参加笔试。

    本次笔试实行裸考,考生不得携带文具、书籍、资料、稿纸、通讯工具、电子设备(包括计算器)等其他任何无关物品,否则,按违纪处理,取消考试资格。

    6.成绩发布:笔试成绩在天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布。

    (三)资格复审

    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的排序,在笔试成绩160分以上人员中(含160分),按照招聘计划的120%确定参加资格复审名额。划线确定参加资格复审名额时出现小数点的,都予以进一取整,末位成绩并列人员均参加资格复审。个别岗位报考人数未达到招聘计划120%的,笔试成绩在160分以上者(160)参加资格复审,160分以下者不得进入资格复审环节。

    1.资格复审时提交的材料包括: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择业通知书或就业报到证、已就业人员未纳入本市机构编制管理的证明以及岗位要求的其他有关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

    2.对资格复审不合格、或未按期参加资格复审的,取消其相应资格,形成的空缺名额按该岗位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等额递补。递补只进行一次。

    资格复审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面试

    1.面试人员的确定:资格复审合格的人员,确定为参加面试人员,发放面试通知书。

    2.参加面试的人员须携带本人身份证、《笔试准考证》和《面试通知书》原件,缺少上述证件之一者,不得参加面试。

    3.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着重考察应聘者适应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等。

    4.面试总分100分,现场评分,当场亮分,成绩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按40%(个别艺术类岗位除外)计入招聘总成绩。未参加面试和面试成绩为60分及以下的人员不得进入下一工作环节。

    应试人员不能按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参加面试的,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责任自负,空缺名额不再递补。

    (五)招聘总成绩计算及排名

    1.无面试环节的招聘总成绩即为笔试成绩。

    2.有面试环节的,招聘总成绩=笔试成绩÷3(即按百分制计算)×60%+面试成绩×40%(个别艺术类岗位除外)。

    招聘总成绩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排名时,按照招聘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排列名次。其中,招聘总成绩相同的,先按照《综合应用能力》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排列名次,若《综合应用能力》成绩也相同,则再按《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排列名次。

    3.国家和省、市有其他政策规定的,按政策规定执行。

    (六)体检

    面试结束后,各岗位根据招聘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排名,按招聘计划数等额确定参加体检人员。市直主管部门、县区人社部门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分别对市直和县区进入体检环节的人员组织体检。体检不合格的,取消考察资格,形成的空缺名额按该岗位招聘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等额递补,递补只进行一次。

    应聘人员在体检过程中有串通体检工作人员作弊或者请他人顶替体检以及交换、替换化验样本等作弊行为的,体检结果无效,取消聘用资格且今后3年内不得参加全市各级各类就业招聘考试。应聘人员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体检的,视为自动放弃体检资格,责任自负。

    应聘人员对体检结论有疑问时,可提出复检申请。复检由市直主管部门、县区人社部门安排进行,复检只进行一次,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考生自行到医院进行体检、复检的,对其结果不予认可。

    主动放弃体检资格的,责任自负,空缺名额不再进行递补。

    体检和复检费用由应聘人员自理。

    (七)考察

    体检结束后,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考察。考察主要了解应聘人员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考察不合格和自动放弃考察的,取消资格。本环节不再递补。

    (八)公示及聘用

    1.考察合格的人员确定为拟聘用人员,通过天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进行统一公示,各县区对本县区拟聘用人员同时在县区官方网站或媒体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2.拟招聘人员经公示无异议后,分别由市、县区人社部门办理招聘手续。用人单位与聘用人员签订省人社厅统一印制的《聘用合同》。新招聘人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经用人单位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考核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资格。正式聘用后,三年内(含试用期一年时间)不得调动。

    五、选拔优秀运动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根据《中共天水市委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群众体育工作的意见》(市委发〔201113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分享到: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客服服务热线
400-114-1987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25 www.medr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20010082号-3 版权所有 赣公网安备36100002000286号

关注

用微信扫一扫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