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医药在“治未病”及重大疾病协同治疗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如何让中
医药传承与创新并驱前行,让更多人受益?近日,亚宝药业集团董事长任武贤做客新华网时表示,经典名方是中
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
医药的传承需要以现代技术为支撑,挖掘古方优势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用公众听得懂的语言推动中
医药更好地走出去。
近年来,中
医药不断发挥着“治未病”及其重大疾病治疗的协同作用,人们对中
医药的认识也越发宽广。为了更好发展中
医药事业,今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中
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任武贤认为,《意见》的颁发在健全中
医药服务体系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中
医药的人才队伍建设。作为
企业,需要充分理解、学习并贯彻执行意见的精神,不断将政策落到实处。
“发展
中医药,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挖掘经典名方,再用现代技术对其创新。”古代经典名方是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的方剂,挖掘经典名方,更能让中
医药在临床上体现出“传统理论之魂”的作用。在经典名方的发展和利用上,中药配方颗粒将发挥越来越独特的作用,既能弥补经典名方随证加减的不足,又能更好地传承发展中
医药理论精髓,推动经典名方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任武贤表示,亚宝药业除了研发新药,还努力寻找更多的经典名方,用智能化技术对经典名方进行科学提取及质量的控制,开发出现代化的中药制剂。一方面能让中
医药与现代科技进行更好融合,制造新药,另一方面也能让更多人发现中
医药的独特之处。
谈及针对中
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任武贤认为,加强中
医药的人才建设可更好强化中医思维的培养。“我们需要继续培养更多的中
医药人才,同时,亚宝也会加大对中
医药产品研究的资金投入,并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促进中
医药事业更好发展。”
在
药品的生产过程中怎样保证产品质量?任武贤表示,对于中
医药来说,
药材来源非常重要。首先,药材有野生资源和种植资源两个来源,在这两个途径中,都要加强中药材的种植和培养,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同时要加强中
医药道地药材的种植。第二,重视中药炮制,要进行规范的炮制,学习传统的老药工的炮制方法,并取长补短。第三,在工艺制作方面要精益求精,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中药制作。第四,在临床使用方面,不断学习老中医的传统经典名方,再结合当前临床实践不断总结,挖掘更多临床适用现代疾病的
药品,形成中药既传承又创新的发展路径。
只有抓好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除了控制产品质量,任武贤认为,人才的培养和建设也至关重要。他说,我国这些年培养了200多万的中
医药人才,与14亿人口相比,比重相对较小。因此,要通过国内医学院校加大中
医药人才培养,更要改革当前培养人才的方法,使人才的素质更符合专业需求。
另一方面,任武贤表示,由老中医、名专家来带徒弟,更接近临床和应用需求,从而培养更多优秀的、符合需求的人才。在解决职称、学位方面,国家需要更多配套政策出台,鼓励培养中
医药人才。
任武贤说,亚宝采取了两种培养办法,第一种是内部培养,第二种是外部引进。在内部培养中,组建了内训师,根据工作需要给员工进行讲授,每个员工每年都要保持一百到二百学时。对优秀的中层干部和员工,让他们到中
医药大学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再回到工作岗位上。
“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提高整体员工素质,才能拥有一个完整的人才梯队,公司才会不断地创新、提升质量、加强管理,才能制造出更多好的
药品来服务社会。”任武贤说。
中
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喜爱和认可。但放眼海外,中
医药在传播上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任武贤表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再加上中
医药行业有不同的学派之分,不同学派的理论体系、施诊方式等都有差异,令中医理论相对比较复杂,国内的很多患者对阴虚、阳虚等词汇也不是很了解,对于外国人来说,理解这些词汇也会有一定的难度。此外,中医开方讲究“君臣佐使”,由多味中药组成,这与西医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中
医药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中医学的现代统一辨证论治方法有待进一步提升。
对于如何推动中
医药文化走向世界,任武贤认为,首先,中
医药在保持“君臣佐使”等理论的前提下,在研究和制作的过程也应该学习西医的一些优点,如,中
医药基础研究中可进行中药药学研究,代谢等可按照西医的方法进行研究。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中
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中
医药新的审评体系,期盼国家把中
医药研究新的体系建立起来。
第二,发挥中
医药优势,以满足临床治疗为目的,开发中
医药产品。
第三,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包括很多年轻人、老年人都属于亚健康人群,需要进行尽早预防,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通过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保持健康。同时减少
医药费,使中国的老百姓更健康。
据任武贤介绍,亚宝药业与国医大师王琦教授联手,推出了九和体质调理系列产品, 积极推动强健国人体魄的系统工程。任武贤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要达到8万亿,2030年要实现翻番,达到16万亿。在这种产业发展背景下,中
医药未来的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方面我们要持续加强。”
在任武贤看来,中
医药想要走得更远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任武贤举例道,中药产品的说明书当前还是中医的一些概念,但大多数人对中医的概念不一定都理解,比如清热解毒、虚火、阳衰等。此外,由于文化差异,使得一些外国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功能也不是很了解,希望国家在说明书上融入一些西医的概念来表述,让广大消费者能够看明白、看得懂、敢使用。
对于中药的研制,任武贤认为,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进行剂型选择、工艺制作等,借鉴国际认可的
医药标准和规范,研究和生产现代中药产品。在中药材质量控制方面,需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在防治病虫害、杂草的基础上,对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进行现代化技术监控。
任武贤表示,中药在基础研究方面可以用药理、毒理研究的方法,来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将传统中
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传承和创新融为一体去设置中
医药的管理体系,使中
医药不断的发扬广大。